从迷彩绿到桃园绿,生态鹰嘴桃种出“致富经”

盛夏时节,在兴业县山心镇公和村的鹰嘴桃生态果园里,村民覃初兴正和放暑假的儿子在果园里忙碌。覃初兴微微踮起脚,将一颗饱满的鹰嘴桃轻轻摘下,汗水浸湿了两人的衣背,这二十余亩的桃园,不仅承载着累累果实,更倾注了一位退伍军人转型新农人的心血与希望。
鹰嘴桃长势良好
“部队教会我坚持,种桃更需要这份坚持。”覃初兴擦去额头的汗,语气沉稳,脱下军装的他毅然选择扎根家乡土地。2022年,他与鹰嘴桃结下不解之缘,创业之路并非坦途,技术难题曾如拦路虎。他回忆:“那时候,跑农科所的次数多到自己都数不清。”沾满泥土的鞋一次次迈进农科所的大门,晚上则埋头在农业书籍和视频教程中,边种边学,凭着一股韧劲,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水土的鹰嘴桃生态种植法。
果园里,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累累果实,而是一块块悬挂的黄色粘虫板。“这是我们的‘绿色卫士’。”覃初兴指着粘板上密布的虫子解释,“不用化学农药,靠生态方法也能有效防虫。”正是这份对生态的坚持,让他的鹰嘴桃果肉甜度高、汁水丰盈。
覃初兴在果园里采摘鹰嘴桃
“刚开始村里人都说我‘瞎折腾’。”覃初兴坦言,鹰嘴桃在当地比较少见,村民对这“带钩的果子”犯嘀咕:“能好吃?能卖出去?”虽在当地是新品种,如今却赢得玉林、贵港等地消费者的青睐。今年果园迎来首次收成,预计总产6000多斤,目前采收并销售已达4000斤。
新鲜采收的鹰嘴桃
公和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永权站在桃园边,望向远处绵延的果林:“像覃初兴这样有想法、肯钻研的农户,就是我们重点支持的对象。”公和村正全力打造特色水果经济版图:砂糖橘、芒果、仙进奉荔枝、鹰嘴桃……黄永权表示,村里不仅要提供技术、政策支持,更将借力一年一度的公和村“广西三月三”民俗文化节,让“三月采茶赏桃花,六月瓜果正飘香”成为公和村的金字招牌,为农产品开辟更广阔的销路。
从手握钢枪到手握锄头,覃初兴的战场变了,但冲锋的姿态从未改变。粘虫板代替了农药,军人的坚韧则化作守护土地的恒心。当一颗颗凝结汗水的鹰嘴桃被递到消费者手中,这份清甜不仅是土地的馈赠,更是一位退伍老兵写给家乡最朴素的诗篇。(李佰东)
来源:兴业县委宣传部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